近年来,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日前发布《数字中国发展报告(2020年)》显示,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41万亿元,总量跃居世界第二,成为引领全球数字经济创新的重要策源地。报告指出,数字经济新业态、新模式竞相涌现,线上教育、互联网医疗、远程办公、数字化治理、直播电商、在线旅游蓬勃发展,为人们带来更加丰富多元的消费体验。网络建设迅猛发展,数字经济新兴业务市场不断拓展,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。
报告显示,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区域聚集特征。在京津冀地区,北京科研创新与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综合实力强劲。在长江经济带沿线,上海加快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;湖北聚焦集成电路、新型显示、光通信、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细分领域,培植一批龙头企业。粤港澳大湾区在空间布局上构建"双核一廊两区",加快步伐打造全球数字经济产业中心。成渝地区着力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改造。
针对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,专家表示,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需要重构产业体系,深化产业链合作,有效整合线上线下资源,推动形成数字经济集群优势,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,形成新业态新服务。
同时,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把握新机遇、运用新要素。要强化区域发展的数字化支撑,通过数字技术的运用使各个地区超越地理环境、历史基础等,以此来拓展经济容量。未来,随着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普及,数字经济将会进一步突破地理条件限制,逐渐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,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注入新动能。